點擊右側免費下載PDF完整版標準文件:DB34T 4307. 2-2022 內河水下工程結構物檢測與評定技術規范.pdf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4/T4307《內河水下工程結構物檢測與評定技術規范》的第2部分。DB34/T4307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橋梁部分。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
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安徽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東南大學、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港口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交科檢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京行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孫劉林、胡升、謝耀峰、劉安曠、廖鵬、張雷、謝征峻、胡一恒、汪步勝、韓正權、李強、黃少東、王加勝、王金、高悅。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內河水下工程結構物檢測與評定(港口部分)的基本規定、檢測準備與方案編制、現場檢測、檢測評定、檢測評定報告編制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內河港口水工建筑工程水下結構物質量檢測與評定,錨地、水上服務區、浮碼頭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GB28396混合氣潛水安全要求
GB/T 50186港口工程基本術語標準
JTS 167碼頭結構設計規范
JTS 304水運工程水工建筑物檢測與評估技術規范
JTS310港口設施維護技術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GB/T5018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構件檢測評定項目 component detection assessment items
針對影響構件可靠性(包括安全性、耐久性、適用性)的因素所確定的調查、檢測、評定或驗算項目。
3.2評定單元 assessment unit
被評定結構可劃分成一個或若干個能對其獨立進行評定的區段,如結構分段或結構分部、分項工程。
4.基本規定
4.1一般規定
4.1.1下列情況應進行水下工程結構物質量檢測與評定:
a)碼頭水工結構已運行使用若干年限、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需繼續使用;
b)碼頭工程結構使用功能或使用條件發生變化;
c)出現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的非正常變形、變位、裂縫、破損和耐久性損傷等;
d)發生工程事故,需要通過檢測分析事故的原因以及對結構可靠性的影響;